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

当前位置:黑边网高考资讯高考新闻2019高考语文记叙文如何审题立意

2019高考语文记叙文如何审题立意

时间:2019-06-01作者:冷星残月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

古人曰“文以意为先”,行文之前,先确定文章要表达的意旨。清人王夫之说:“意犹帅也,无帅之兵,谓之乌合。”文章的意旨,犹如军队的统帅,没有统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。确立作文意旨,力求新颖、深刻,就要花一番去陈取新、去浅取深、去粗取精的功夫。

纵向发掘与横向拓展

  确立文章意旨,从纵向挖掘或从横向拓展都能写出新意。

1.纵向发掘

 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,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。文章表达这种深化的认识,既新颖,又深刻,既让人耳目一新,又使人深入思考。

  《莲藕清韵》开头写道:“我家在山坳。附近有一口水塘,两亩大小,水不深,淤泥厚,水塘成了家畜野禽的乐园。它们践踏排泄,水塘渐渐污浊,散发出腐臭气味。”

“后来,爸爸承包这口塘来种藕养鱼。荷叶田田,荷花点点,荷香缕缕,鱼儿嬉戏,水塘竟然成了美景。”

一次,“我”情不自禁走进荷塘,双腿一搅动,泥水中散发出腐臭气味。而生长在这样环境中的莲却是如此清纯可爱。作者不禁赞美其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高洁品质。

第一次采藕,“我”不在家。第二次,爸爸专门挑了个“我”在家的日子。“我”欢欢喜喜去打下手,“从淤泥中挖出一根根粗粗壮壮的藕来,水中洗洗,白白胖胖,如象牙,似玉臂,真让人欣喜。”更让人惊喜的是,“我发现,水塘居然没有腐臭气味了,只有泥土气息混合着莲藕的清香。问父亲,他淡淡地答道:‘种了藕,池塘自然就干净了。’我听了却惊喜不已。哦,原来这是藕的功劳!藕不仅长出‘出淤泥而不染’的莲花,而且它还在净化淤泥,消除腐臭,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,竟使烂泥塘变得如此美好!”由赞美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深入一层,歌颂“化腐臭为清香”。

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,因为:“不同流合污而独善其身固然值得赞美,但仅仅如此,污秽、腐败便不会消失;尽其所能净化污泥,消除腐臭,才能创造出一片洁净的天地。”作者见人之所未见,言人之所未言,发人之所未发,自然新颖动人。

2.横向拓展

  作文横向拓展,能开辟新天地,文章自然有新意。

  柳树值得赞美的地方很多,如“轻风扶细柳”,是婀娜多姿;“柳色青青客舍新”,是生机勃勃;“无根亦可活”,是生命力强⋯⋯

丰子恺在《杨柳》一文中赞美柳树,意旨横向拓展,写出了新意:“它长得很快,而且很高;但是越长得高,越垂得低。千万条陌头细柳,条条不忘记根本,常常俯首顾着下面,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,或者和它亲吻。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,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,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,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。”作者赞美柳树高而能下、不忘根本。

顺向突出与逆向着力

 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人们对一些事物、人物逐渐积淀成比较一致的情感倾向,如草木生长、百花盛开让人喜悦,树叶飘零、鲜花凋谢惹人愁绪,昙花一现让人感慨生命短暂,仙人掌耐旱生长使人感叹生命顽强。乌鸦报丧,喜鹊报喜;鹦鹉人云亦云,狐狸狡猾多疑。提到关羽,便赞其义气,说起孔明,就褒其智谋;曹子建才华横溢,陶渊明脱俗隐逸⋯⋯

确立作文意旨,可以与通常的情感倾向一致,进行顺向突出,也可以与通常的情感倾向不同,进行逆向凸显。

1.顺向突出

  人们赞美仙人掌生命顽强,蓝兮在《金色花》中顺向生发,描写仙人掌顽强生长并开出神奇的金色花。

“我”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,也兴致勃勃养花,结果海棠、月季、文竹等相继死去,只有仙人掌活了下来,且生命力很旺盛,“总是绿色挺拔,每一个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,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。”但“我”不喜欢它,不关心它的存在。

仙人掌继续生长,“横竖添了许多新节”,但“我越看越觉得它丑”而忍不住发笑。“谁想夏天一到,竟发生了奇迹”,仙人掌竟然开出了一朵异常漂亮的花:“金黄色,12个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,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,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。它凝然静立,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⋯⋯”金色花美丽、辉煌、神奇,格外“震撼人心”。

仙人掌是经历了“适者生存”的严峻考验的强者,它倾注全部心血开放出的这朵金色花,“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,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。”“美,一旦与顽强结合,就是不可摧毁的。”由赞颂金色花的美丽进而歌颂生命的顽强,意蕴深厚。

2.逆向着力

  对某些事物、人物重新审视,推陈出新,文章自出新意。

  写牡丹的文章不少,大多赞美其纵情怒放的雍容华贵与绚丽娇艳。张抗抗的《牡丹的拒绝》却逆向立意,赞美牡丹拒绝在寒潮中开放。

那一年洛阳举办第九届牡丹花会,天南海北的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蜂拥而至。但洛阳城连日寒流,冷风嗖嗖,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朱唇紧闭,洁齿轻咬,拒绝绽放。不管游人扫兴,任凭游人诅咒,牡丹依然安之若素。“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,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,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。”因此,它拒绝在寒冷中开放。“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,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,惟独牡丹不从,宁可发配洛阳。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?”

牡丹的拒绝,让人们在遗憾中感悟到“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”,“同人一样,花儿也是有灵性、有品位之高低的”,牡丹的卓尔不群让人叹服,由物及人,赞美“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”的品性。

单向凸显与多向生发

1.单向凸显

  文章从某一个方向集中表现单一的意旨。

  余霁月的《鲇鱼跑了》写傍晚爸爸买回三条活蹦乱跳的鲇鱼。

晚上,爸爸将喂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,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,再压上一块大砧板。第二天早晨,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鱼跑了。“我”跑去一看,篮子、砧板横躺在地上,桶里空无一鱼,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。另外一条找不到了,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。妈妈埋怨爸爸。“我”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,而是感到“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”。这画龙点睛的句子突出了文章的意旨。

2.多向生发

  文章从多个方向表现较为复杂的意旨。

  梁晓声的《母亲养蜗牛》写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与“我”一起生活的片段。

楼上人家送给母亲几只可爱的小蜗牛,母亲很喜欢,细心喂养,精心照料,渐渐对蜗牛有了特殊的感情。

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有一次竟然说要吃蜗牛肉、喝蜗牛汤,因为听同学说很好吃。母亲说蜗牛还小。儿子说,那就等蜗牛长大了,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,这样就一直有蜗牛吃了。母亲愕然。

“我”阻止儿子:“不许存这份念头!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!”儿子很委屈。蜗牛一天天长大,儿子又说要吃蜗牛。趁母亲不在家,“我”和儿子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,说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,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⋯⋯从此,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。

但有一天晚饭时,母亲端上一盆儿汤,说是蜗牛汤,味道很鲜美。这其实是蛤蜊汤。母亲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到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,但她依然每天将蔬菜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,撒于那棵树下。

有一天,母亲神采奕奕地对“我”说:“我又看到它们了!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,往我手上爬。”

文章通过波澜起伏的故事,从多个方向表现意旨:一是突出表现了浓浓的亲情。奶奶爱孙儿,虽然舍不得蜗牛,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,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;孙儿爱奶奶,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后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;“我”爱母亲,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,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,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。二是表现了对小生命的爱。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,舍不得伤害蜗牛,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。三是表现了寂寞的老人对情感交流的渴望。

2019高考语文记叙文如何审题立意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

小编推荐

1.家长高考百日冲刺寄语 高考祝福语

2.高三高考百日冲刺发言稿 誓师大会演讲稿

3.鼓励孩子高考百日冲刺的话 鼓励祝福语

4.2023高考文科350多分公立大学有哪些

5.2023高考500分左右能上211大学吗

6.高考学渣100天逆袭可能吗 逆袭方案

7.高考逆袭从350到650还有可能吗 高三如何实现短时间内逆袭

8.高三狠到什么程度 如何才能拿到高分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2019-2029 https://www.heibian.com 【黑边网】 皖ICP备19022700号-4

声明: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